中国资本市场不需情绪高亢的“牛市”:弊端仍

摘 要

  中国资本市场不需情绪高亢的“牛市”:弊端仍在 静待花开 2020-07-05 18:19:43 独角兽财经 友情提示:这是一篇长文,如果你觉得有价值,欢迎参与评论、转发与收藏。我是小欧,感谢关注

中国资本市场不需情绪高亢的“牛市”:弊端仍在 静待花开 2020-07-05 18:19:43 独角兽财经

友情提示:这是一篇长文,如果你觉得有价值,欢迎参与评论、转发与收藏。我是小欧,感谢关注!

中国“牛”还有多远?

牛市这个词汇永远都是投资者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没有人会质疑收益丰厚且稳定的魅力,因此每每提及总是让人心向神往!但是作为经济功能存在的市场本身是牛市能否具备生命力的基础,依赖亢奋情绪和资金推动带来的所谓“牛市”本质上仍然无法实现核心价值,这才是中国式牛短熊长的根本原因!我们不必心急,尚需深植根系静待花开!

——————编者按

过去短短一周时间,整个中国市场经历剧烈的风险偏好转换,满屏都是牛市旗手,而那些过去嘲讽中国市场必将跌回2600点下方的“各路神仙”也纷纷调转风口,直言:“中国牛市已至”!!号召各路投资者积极入场,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忙得不亦乐乎!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指数带着万亿成交量强势突破了3000点这个关键关口,真是徒添笑料!

回顾过去多年中国市场常情,每次出现市场异动,各方都会有类似解读,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各方都希望中国市场真正能够和我们的经济一样强大起来,成为中国资本收益的一个稳定且健康的渠道!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股市向来牛短熊长,一路跌跌拌拌似乎始终与长牛擦肩而过,反复成殇,甚至成为了投资者的一款难以抚平的“心病”!

为什么中国牛市始终来得快去得也快?这里面并不是只有我们过去常常讨论的那些问题的,作为一个具备基础功能定义同时又承担特殊国家使命的特定市场,生态的定义往往具备决定后续循环能否拥有格局高度和稳定度,而说到生态要素的各个环节又极其复杂和深入肌理,普通投资者难以理解贯穿,因而只有表面现象影响可以判断,这就是始终在短期争议声中一路走来的中国市场!

作为年轻的市场参与者,我有幸亲身经历了一次中国市场转换的牛熊轮回周期,在我的理解中整个资本市场身处宏观经济和个体生活的渠道中层,市场逻辑上我们有太多的障碍需要得到权衡和突破,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战术相互佐证影响下的一个融合窗口,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中国的经济战略和战术,再透过中国战略和战术去研究市场形态和基础构建的方向和症结,明了了方向和解决了症结才能够期待中国市场要素良性健康循环,最终才会有真正强劲而稳定的牛市基础,缺乏了这种理解,只从短期和片面的市场情绪上去判断牛市,简直就是儿戏!

因此不要听信当下乱糟糟的起哄牛市,真正想要一个好的牛市,中国市场仍需非常多非常多的问题务待解决,在这些问题被理顺之前我们仍需静待花开!

一、同一种牛市和不同国家的“牛市”

资本市场崛起仰赖于金融循环机制的下位原则,同时在基础资本强势地位的赋予上需要得到国家战略级别的认可和肯定,换句话说国家金融战略地位强势才会有资本市场牛市的基础,而金融强势的根本缘由来自于经济模式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经济晴雨表的提法。

牛市本质上只有一种,那就是强势经济体系下资本价值循环的良性市场生态!但是在全世界都一样的牛市价值下,经济内容的展现和市场框架的牵引却是大不相同,这就是同一种牛市和不同国家的牛市,是逻辑模式和内容生态上呈现的共振!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市场数十年的长牛态势,期间经历数次世界级别危机都屹立不倒,这个价值源自于美国经济传统强势地位的巩固和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基础的要素烘托,是真正的牛市典范,也是美国资本强势输出价值的基础。

我们中国真正应该追逐的强势牛市应该是这种级别的牛市,是经济强大和市场良性共同构筑的市场繁荣,而不是一时情绪亢奋和金融政策倾斜下的表面成果,那是金玉其外的东西,根本称不上是牛市!

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导致我们的市场几乎从未出现过这种战略级别的牛市?是经济内容还是市场内容?实际上这种追根溯源的逻辑拷问,必须要根植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来作为参照,同时还要结合世界宏观走向来作为标准,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市场距离战略牛市还有多少的差距需要追赶!

中国经济足够强大吗?中国金融足够效率吗?中国市场足够健康吗?这三个问题几乎就是关系到中国能否拥有长周期战略牛市的关键所在,这三个问题回答不好,我们根本谈都不要谈牛市!不仅如此,这三个问题的判断标准还极其苛刻,经济是核心,金融是基础,市场关键,每一个层次的标准都需要以自身的逻辑去塑造,而不是照本宣科依猫画虎!

我们当下的市场拥有答案了吗?实际上并没有,这三个层次目前来观察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需要合理解释和打磨,着长远之功尚未总成!

二、缔造真正的牛市底色:中国经济的强大是真正的价值核心

中国一定会有超级大牛市,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有两个方向决定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其一中国经济确实具有独具特色的强大魅力基础,其二中国人始终在用魄力和智慧强力改革和开放市场!只此两点如果能够坚持累积,中国牛市必将成为未来某一个时代取代美国的经典!但是这个未来是现在吗?

我们作为当下的参与者自然是希望身处牛市之中,那意味着丰厚无比的回报机遇,但是自以为是和标准量化上的是,这是两码事!

我们需要首先来印证当下的中国市场里拥有了哪些符合牛市特征的生态是存在的,否则急吼吼的充当所谓的“牛市旗手”拥蹩又会像过去一样被人当成韭菜割完一次又一次了!

当我们审视所谓的牛市基因的时候,不难发现所谓“牛”实际上就是指得一种市场持续上涨,是一种积极态度,是一种资本进步方式,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一切的口号牛市都是空泛的!对比过去中国经济的四十年的持续进步,这无疑应该是中国牛市最有力度的支撑。但是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年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却始终换不来资本市场的认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有现实建设反馈意义的。

因为中国经济过去依赖的发展逻辑实际上是非常简单且粗暴的,是依赖庞大底盘红利来铸就的高速体量增长,是一种填补空白式的积累过程,这中间的价值实际上无法和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工业化成果去对比,换句话说我们虽然高速增长体量,但这个起步阶段的积累成果含金量实际上并不高,因而也没有话语权和定价权,大而不强,自然资本要素的认可度就低,因为市场衡量价值的标准是以发达国家产业数百年成果为参考的,加上资本开放度和参与度不够,因而我们的市场始终位于弱势地位,这样的市场怎么会有牛市呢?

那么当下的中国经济是否拥有创造资本牛市的环境?是的,现在这个时刻有!

我们的经济凭借多年的努力已经在体量上耀升世界第二,并且已经在广泛的产业基础上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就,这奠定了牛市繁荣的基础环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当前正在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整合时代,核心就是经济话语权的多元化冲击传统秩序的单一化(来自欧美国家经济内容上的衰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内容的崛起对撞不可阻挡),这个重塑的过程是以产业价值作为衡量标准的,谁的经济强大谁就拥有未来!从当下的态势看,我们中国经济的整体态势是持续向上攀升的,因而面对时代主动权在我!这是是繁荣复兴的积极一面,只要中国经济的底色和基调不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升发达国家行列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蜕变时刻正当时,当我们中国经济跨越了体量迈向真正价值沉淀的关键战略期,那么中国经济过去四十年累积蓄势的厚积薄发就会成为整个资本市场最核心的魅力和吸引力,牛市也就真正有了压舱石,是打不烂拖不垮的压舱石,也是资本大时代的真正底色!

三、金融货币杠杆当下不足以支撑长期牛市

但是除经济基础的强大支撑外,我们需要见证牛市还要回答后续的两个问题,其一中国金融资本的效率介入能否持续供给市场;其二中国资本市场构筑的生态环境是否足够健康。这两个问题的逻辑实际上正是过去制约我们牛短熊长的关键所在,是市场具体问题所在,也是我们始终需要发力改革的方向!

一国金融,乃是和实体产业休戚与共的重要经济逻辑,是着眼于货币融通和信贷撬动的内容辅助功能,没有货币流动性和信用杠杆乘数效应,资本基本上就是无源之水,更不要说什么牛市与否了!因此从层次上看,金融是资本的上层逻辑,有什么样的金融供给就会产出什么样的资本形态,这是必然的!

从现实金融环境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金融的进步虽然确有起色,但是在效率上仍然大幅度落后于经济发展节奏,这里面有渠道和内容两个层次的问题始终难以解决,渠道方向上管制风控的量化标准难以适应市场发展态势,内容方向上缺乏供给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加上空转现象始终难以根治,因此中国金融的效率介入始终是资本市场间接抑制的根源。

我们都知道经济是有周期的,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理解金融始终是逆周期存在的,因为我们把金融当成了调节经济节奏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时而抑制,时而宽容,这样一来中国资本环境就面临着同样变换的节奏适应问题。当货币杠杆宽松时,整个市场就会展现阶段性积极,当逆周期回收杠杆和流动性的时候,整个市场就陷入低谷。

有人就会问,那美国资本市场没有金融制约的问题吗?有啊,当然有,但是美国资本凭借着世界金融独特的霸主地位,它针对资本强大构筑了另外一种特殊的金融循环机制,那就是以世界美元货币为基础,以全世界的金融流动性和杠杆来加持美国金融效率,这是我们所没有的,毕竟我们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仍然较低,同时资本开放尺度也远远不够,因而我们没有这种优势金融支撑!

另外一点现实就是当下我们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内外部金融环境,对内转型改革需要金融降低成本,对外需要金融构筑强大风险防御力,这样一来就制约了本就存在上述问题的金融机制,因而我们无法透过持续稳定金融供给市场来完成真正牛市的推升,相反还可能会因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出现金融供给上的抑制效果,这就让牛市的诞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了!

四、市场环境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除了金融逻辑上仍然缺乏持续发力的理由之外,市场生态本身的健康度也是影响牛市能否成行的关键所在!中国资本市场当下的生态要素是否都在以健康的方式召唤牛市的到来?答案显然是还没有!

虽然我们始终致力于改革和开放市场,但从逻辑根本上我们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市场良性循环和价值凸显的弊端有待改进!这些弊病不除市场无“牛”可言!

首先在市场的入口处,我们现在刚刚由僵化的审核制转向自由供给的注册制,在大面积带着传统经济节奏烙印的企业进入市场时,更多得内容供给价值仍然带有体量经济体制下的诸多陋习,包括质量不彰、价值不显以及初心不正等问题仍然会持续抑制市场供给逻辑呈现正向回馈。这些企业在注册制放开下进入市场会恶化市场生态一段时间,如果我们在底层法制监管的事中和事后环节无法遏制这些少数浑水摸鱼的企业(最起码要让市场整体上显现出良好的价值导向),我们对于迅速膨胀的市场体量下出现生态恶化仍需保持高度谨慎!

其次正是来源于法制逻辑下的强化监管生态需要持续高强度介入,这是维护市场底线和原则的根本,是优胜劣汰和价值彰显的必要手段,单单从现行打击力度上还远远无法做到正本清源,没有正本清源的监管态势,市场缺乏支持价值力度和方式,我们的牛市必须是支撑价值的牛市,而不是过去我们始终乱糟糟的炒乱炒差,这个市场生态转变仍然需要改革和作为的持续发力,同时也需要给予监管进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再次是整个市场的参与者形态成熟度实际上仍然无法理性佐证博弈价值的可能性,虽然在这几年金融开放的节奏持续改进参与者的层次,但是整体市场仍然散户化气息严重,非理性主导力量执掌牛鼻不是一个健康市场的呈现!另外本土机构缺乏实力和标准去和成熟进入的第三方外资力量做博弈,中国的市场必须要经历一轮参与价值的真真实实博弈才有可能成长为真正开放竞争的市场,没有竞争环境下的客观理性,长牛的效果要大打折扣!

最后退市机制必须要比现阶段的市场层次高上数倍,甚至是数十数百倍的力度!注册制下放开大量的企业充实市场,但是没有同等力度上的退市机制践行价值循环,那意味着支持牛市血液更迭的生命力是无法实现,市场只有在真正实现代谢正常的生态下才能够出现价值的佐证,只吃不吐的市场完全不可能有持续牛市的可能性!

从入口、循环到出口,这整个市场生态如果上述问题没有得到现实改革,那么当下我们对于牛市的期待和判断还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因为它实在缺乏成形的基础条件!

五、用客观理性心态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牛气长虹

三个问题,当下我们唯一支撑牛市成为现实的只有我们的经济宏观逻辑,在金融层面和市场层面上都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在反复考验着市场的运作过程,因此我们需要相对理性客观地去看待当下的“牛市口号”!

我们不用怀疑国家战略上搞好资本市场的用意,也不用怀疑我们针对市场改革的方向和力度,这都是积极发展的有力推手,但是现实很复杂,权衡很艰难,一个市场汇聚了各方力量和利益的博弈,想要建设好一个市场也要分时间阶段去做事!从构想到实践中间有太多的事物发展规律需要遵循,而在我们这片天生缺乏资本理解的土地上想要真正用好资本,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我仍然坚信中国股市长牛必定会到来,也一定会是一个时代最迷人的注脚,但是就当下的环境和条件而言仍然缺乏佐证的理由!我们要做得事情仍然很多,改革和开放两条实践路仍然需要大力迈开步子去介入到市场思考中,只有优化市场生态,强化金融效率,联系经济战略,中国资本市场的“牛”才会“牛气长虹”!

改革尚未成功,各方仍需努力!牛市会有,静待花开!

本文系小欧本人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商业转载,否则将承担一切法律后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